子婴(?-前206年1月),嬴姓,史称秦王子婴,又称秦三世,是为秦朝最后一位君主,出身秦国宗室。其性格仁爱且节制,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位时,子婴曾就二世杀死兄弟、功臣之事向二世进谏。
胡亥被弑后,中丞相赵高迎立子婴继位。子婴即位五日便设计谋杀赵高,族诛。《史记》指之所以杀死赵高,是因为他企图招引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所有秦朝宗室取而代之,子婴得知就先下手杀死他。《赵政书》则指赵高为章邯所杀。刘邦进入关中,子婴向刘邦军投降,秦朝正式灭亡。不久,项羽亦率军抵达关中,杀死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,并在咸阳进行屠杀。
关于子婴的身世有多个说法,可能是胡亥侄子,或是秦始皇嬴政侄子、成蟜长子。
生平经历
进谏二世
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始皇驾崩,赵高与李斯发动沙丘之变,赐死始皇的长子扶苏,也处决中尉蒙恬、蒙毅等人,立幼子胡亥为皇帝,即秦二世,二世并任命赵高为郎中令。秦二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,又欲铲除自己的兄弟姐妹,焚毁律令及故世之藏。又欲起属车万乘以抚天下,说:“且与天下更始。”子婴进谏秦二世说:“不可。臣闻之:芬茝未根而生凋香同,天地相去远而阴阳气合,五国十二诸侯,民之嗜欲不同而意不异。夫赵王迁杀其良将李牧而用颜聚,燕王喜而用轲之谋而背秦之约,齐王建遂杀其故世之忠臣而用后胜之议。此三君者,皆终以失其国而殃其身。是皆大臣之谋,而社稷之神零福也。今王欲一日而弃去之,臣窃以为不可。臣闻之:轻虑不可以治固,独勇不可以存将,同力可以举重,比心壹智可以胜众,而弱胜强者,上下调而多力壹也。今国危敌比,斗士在外,而内自夷宗族,诛群忠臣,而立无节行之人,是内使群臣不相信,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。臣窃以为不可。”秦二世最终未能听从,仍按照自己原有的想法,杀死了中尉蒙恬等人,并立赵高为郎中令,出游天下。
秦二世三年,秦二世又对左丞相李斯起了杀机。李斯为表无罪多次向二世上书,但秦二世都没有听从,仍想要杀死李斯。子婴进谏曰:“不可。夫变俗而易法令,诛群忠臣,而立无节行之人,使以法纵其欲,而行不义于天下臣,臣恐其有后咎。大臣外谋而百姓内怨。今将军章邯兵居外,卒士劳苦,委输不给,外毋敌而内有争臣之志,故曰危。”但秦二世仍未听从,李斯最终被腰斩,夷灭三族。赵高被秦二世任命为中丞相。
拥立为王
秦二世三年八月,中丞相赵高知道自己已位高权重,以指鹿为马排除异己后,派女婿咸阳令阎乐发动望夷宫之变,逼迫秦二世胡亥自杀。
胡亥自杀后,赵高拿皇帝印玺打算自立,左右伙伴、百官都不服从;要上殿登基时,大殿地震三次,仿佛要崩塌,赵高于是知道天意、群臣都不服。同时,赵高也派使者联络攻破武关的关东起义军首领刘邦,约定与关东诸侯共同瓜分秦国,自立为王,但遭到刘邦拒绝。赵高于是召集秦朝群臣和诸公子,打算立公子子婴为王。赵高认为山东六国都已经复国,秦国疆域日益缩小,称帝徒有虚名,应像过去一样称王,子婴于是在赵高和群臣的迎立下登基,为秦王子婴,随后秦二世以庶民之礼,埋葬在杜县南面的宜春苑中。
诛杀赵高
赵高让子婴斋戒,然后准备到宗庙祭拜祖先,接受传国玉玺。子婴斋戒了五日和其二子商量说:“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死秦二世,恐怕群臣诛杀他,就假装以大义为名立我为王。我听闻赵高和关东诸侯有约定,由他消灭秦国宗室,然后在关中称王。现在使我斋戒,参拜祖庙,此是想趁我在祖庙时杀死我。我就称病不行,丞相一定亲自来我此处,来就趁机杀死他。”赵高多次派人催促子婴前往,子婴坚决推辞,赵高果然亲自来请子婴,说:“国家大事,你奈何不亲自前往呢?”子婴就在斋戒的宫室里派宦官韩谈刺杀了赵高,同时下令诛灭赵高三族,在咸阳示众。
投降刘邦
秦王子婴元年十月,刘邦的军队攻破武关,到达灞上,兵临咸阳时,派人劝子婴投降。此时群臣百官都背叛了秦国,子婴于是和妻子和儿子用绳绑缚自己,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,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装束,并携同包括玉玺和兵符在内的皇帝御用物品,在轵道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。子婴在位三个月凡46日,秦朝灭亡。子婴投降后,刘邦的部将提议处决子婴,但刘邦拒绝,将子婴交给了随行的吏员看管。
一个多月后,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。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,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。项羽进入咸阳后,杀死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,并在咸阳屠杀,火烧秦宫室,掳掠秦宫的女子,分了秦国的珍宝货财给诸侯。
身死之后
子婴死后,其埋葬地点一直不详。2007年,被誉为“秦兵马俑之父”的考古学家袁仲一指出,在秦始皇陵园旁新发现的“秦陵第二大墓”,是座相对独立的陪葬墓园,其墓主很可能是子婴。
袁仲一认为,子婴是秦二世之兄、秦始皇之子,被杀后埋于始皇陵园附近,是符合古代的丧葬礼制和一般常理。放子婴墓在秦始皇陵园西北隅也是迫不得已。子婴是亡国之君,在位时间仅46日,仓促选址埋葬,致使墓上没堆筑封土,没筑城垣,连墓的方向都有违传统,遂致其葬地长期不明。
陕西咸阳、西安等地区皆有奉祀子婴的庙宇。一般从祀于扶苏,称“秦王庙”。
历史评价
根据《史记》所述,贾谊认为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。他在《过秦论》中认为:只要子婴有“庸主之材”,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,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。司马迁本人在《秦始皇本纪》亦赞同贾谊之论文。
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:他认为秦二世驾崩时,秦朝仅余数日,即使有周公旦之材,秦朝已不可救;子婴虽然无能为力,但诛杀赵高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之事,应该同情其志和尊重其义:“吾读《秦纪》,至于子婴车裂赵高,未尝不健其决、怜其志。婴死生之义备矣。”。
唐书道宣和尚所著的《广弘明集》引用南朝梁道士陶弘景《陶隐居年纪》记载,子婴被谥为殇,是为秦殇帝。然而秦始皇帝已经废除谥法,以二世皇帝、三世皇帝称之;所以此称呼仅为后世假设秦朝如果有谥号制度之见解。
身世争议
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。
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《史记》,对子婴其人,有几种不同的说法:
- 一是胡亥的侄子。《秦始皇本纪》“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。”(《六国年表》作“高立二世兄子婴”)这种说法认为“兄子”就是兄长的儿子
- 二是秦始皇的弟弟。《李斯列传》:“高自知天弗与,群臣弗许,乃召始皇弟,授之玺。子婴即位,患之,乃称疾不听事,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。”
- 三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。这一派认为《六国年表》的有关章句:“高立二世兄子婴” 应该理解为“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。”
- 四是始皇弟成蟜之子。有历史学家表示《李斯列传》集解引徐广说“一本曰‘召始皇弟子婴,授之玺’”中的“弟子”应理解为“弟弟的儿子”。
这几种说法当中,以第一说“二世兄子”较为流行。迄今为止,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,多采用这一说法。学界中多数亦支持这一说。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《辞海》和《辞源》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,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,并指出是扶苏之子。
亦有论者如杨善群、王蘧常等人支持第二说。论点包括:
- 子婴的遭遇、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。
- 据《秦始皇本纪》、《李斯列传》记载,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,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,为何能存活下来。
-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,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。而《秦始皇本纪》中叙述子婴与“其子二人”谋杀赵高(与《李斯列传》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),其子年龄至少有15-20岁左右,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-40岁左右,比秦始皇小10-15岁左右,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。
-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原文及《史记》三家注、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。
尚有学者如李开元、马非百等人提出第四说,论点如下:
- 有关《李斯列传》集解引徐广说“一本曰‘召始皇弟子婴,授之玺’”中的“弟子婴”,应理解为“弟弟的儿子婴”。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、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。所以被认为是成蟜的儿子。
- 《释名‧释长幼》:“人始生曰婴”。“婴”之名,有初生儿,年幼儿的含义。
- 据有关史料推测,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,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。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,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,并且可能留在秦国。
-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,所以《六国年表》“高立二世兄子婴”中的“二世兄”应理解为“秦二世的从兄”。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,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,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。
家庭
- 父亲未明确,子婴父亲很可能是秦孝文王的儿子。母亲亦不详
- 有一妻及两位儿子,其姓名出身皆不详,皆为项羽所杀。